红旗渠红色文化培训LOGO
井冈山红色培训 > 红船精神 > 忠诚为民,倾情奉献造福大众一呼唤劳工神圣确立根本宗旨

忠诚为民,倾情奉献造福大众一呼唤劳工神圣确立根本宗旨

2021-05-09
09 2021-05

11:41

宗旨是一个政党存在的根本目的和意图,主要是回答为什么人的问题,反映着一个政党的性质。对于共产党的宗旨,在党创建前后,经历了从提出“劳工神圣”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发展过程。


在辛亥革命前后,人们普遍把救国救民的希望寄托于英雄政治和贤人政治的实施。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尤其是十月革命胜利之时,具有初步共产主义觉悟的先进分子,开始逐步认识到劳动群众和工人阶级在推动人类社会前进中的巨大力量。


1914年11月1日,李大钊在《中华》杂志第1卷第11号上发表 《政治对抗力之养成》一文,以超前的远见指出:“今有存者,,惟此新势力耳。新势力为何?即群众势力,有如日中天之势,权威赫赫,无敢侮者。故法儒社会学者鲁彭氏,名今世曰‘群众时代’。吾人生当群众之时代,身为群众之分子,要不可不自觉其权威。”在此,李大钊对民众的力量作了充分的肯定。


1918年11月11日,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协约国的胜利而告终,中国跻身于战胜国之列。消息传来,时年51岁的北京大学校长蔡元培在中央公园(现中山公园)发表了题为《劳工神圣》的演讲,他说:“此次世界大战争,协约国竟得最后胜利,可以消灭种种黑暗的主义,发展种种光明的主义……我们四万万同胞,直接加入的,除了在法国的十五万华工,还有什么人!这不算怪事! ”他充满激情和向往地宣告: “此后的世界,全是劳工的世界呵!”并强调:“我说的劳工,不但是金工、木工等等。凡用自己的劳力,作成有益他人的事业,不管他用的是体力、是智力,都是劳工。所以农是种植的工;商是转运的工;学校教员、著作家、发明家是教育的工。我们都是劳工。我们要认识自己劳工的价值。劳工神圣!”


蔡元培率先“将众人脑筋里深深地藏着的’劳工神圣’,一声叫破了出来”,意味着先进知识分子对于人民群众力量的重新认识和定位。 由此,“劳工神圣”成为先进知识分子、青年学生和报纸杂志的时髦用语,开始以前所未有的热情,重视一向少受关注的中国劳工问题,以及如何提高素来缺乏普遍同情的劳动者地位的问题。


李大钊为庆祝第一次世界大战胜利所作的演说和所写的评论中一再强调:欧战的胜利是“劳工主义的战胜,也是庶民的胜利”,“今后世界的人人都成了庶民,也就都成了工人”,“今后的世界,变成劳工的世界”。“赤色旗到处翻飞,劳工会纷纷成立”,“这般滔滔滚滚的潮流,实非现在资本家的政府所能防遏得住的”。随着十月革命和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李大钊的认识更进了一步。他指出:“无论何人, 应该认识民众势力的伟大;在民众本身,尤应自觉其权威而毅然以张用之。” “民众的势力,是现代社会上一切构造的惟一的基础。”


1919年5月1日,在李大钊的指导下,北京《晨报》副刊出了一期“劳动节纪念”专号,这是中国报纸第一次纪念五一劳动节。李大钊撰文指出:五一劳动节“是世界工人的惟一武器——‘直接行动’造成的日子”!


五四运动期间,工人群众轰轰烈烈的爱国罢工斗争,充分展露了中国工人阶级的伟大力量,表现出反帝反封建的坚决性和彻底性,也开始确立了工人阶级在中国社会政治、经济生活中的独立地位。这使许多革命知识分子提高了对工人阶级的认识,世界观急剧地发生变化。吴玉章回忆自己思想转变时深有体会地说:“以往搞革命的人,眼睛总是看上层军官、政客、议员……,如今在’五四’群众运动对比之下,上层的社会力量显得何等的微不足道,在人民群众中所蕴藏的力量一旦得到解放,那才是真正的、惊天" 动地无坚不摧的。”


从此,不少先进知识分子纷纷深入到工人群众中去,宣扬“劳工神圣”的理念,在工人中进行了大量切实的宣传工作和组织工作。为了有组织地持续地向中国工人阶级传播马克思主义,各地建党骨干们还创办了一系列通俗刊物,宣传马克思主义,对工人进行阶级启蒙教育。


1920年8月15日, 上海共产党早期组织发起的《劳动界》周刊正式面世。《劳动界》是党领导下的第一个工人刊物,是党对工人进行宣传和组织工作的主要方式之一。这个以工人为对象的刊物,开辟了演说、 时事、调查、通讯、国内劳动界、国外劳动界、 读者投稿、小说、趣闻等专栏,深入浅出地向工人传播革命道理,目的在于启发工人阶级的 阶级觉悟,进一步推动工人运动的发展。


《劳动界》创刊号上登载了李汉俊写的《为甚么要印这个报?》一文,文章开头就叙述了工人的繁重劳动和困苦生活,进而指出:“工人在世界上已经是最苦的,而我们中国的工人比外国的工人还要苦。这是甚么道理呢?就因为外国工人略微晓得他们应该晓得的事情,我们中国工人不晓得他们应该晓得的事情。我们印这个报,就是要教我们中国工人晓得他们应该晓得的事情。”这就是说,《劳动界》将要告诉工人:他们为什么受苦、如何团结起来进行斗争、怎样争取阶级解放等革命道理。


为了工人群众进行启蒙教育,《劳动界》以浅显的语言,生动的事例,反复向工人说明劳动创造世界、劳资对立、剩余价值、工人阶级的使命以及争取阶级解放的途径等革命道理。


《劳动界》告诉工人:“我们不要以为受苦是我们的命运,若说到命运,我们何以都是一样命运吗?天天起来都是不能转运吗?单独资本家都是好命吗?要知道我们这样的受苦,都是资本家陷害我们的, 虐待我们的,资本家要我们做值一元的工,他只给我们一角,其余九角,他都得了去了”。“我们流了一百滴汗,自己吃不到三四十滴,这六七十滴,到哪里去了?不都是被老板们、老爷们……吃了去么?”


《劳动界》不仅分析了工人与资本家之间的阶级对立,而且还指出了资本主义必然为社会主义所代替的客观规律:“社会主义主张推倒资本主义,废止财产私有,把一切工厂一切机器一切原料都归劳动者手中管理,……这时候大家都要做工都能得饭吃得衣穿,资本家也变为劳动者了,大家都享自由,都得平等。这是劳动问题的根本解决方法,所以劳动者非信奉社会主义,实行社会革命把资本家完全铲除不可”,并且号召工人:“我们为甚么还要饮恨吞声地服从那资本家,不去实行社会主义,不去打破那资本家的阶级;难道我们自己不去奋斗,还望别人来替我们奋斗吗?”“实行社会主义,是我们劳工的责任!”通过这些文章, 激励工人阶级为争取自身的解放、实行社会主义而努力奋斗。


《劳动界》在宣传马克思主义革命道理、提高工人阶级政治觉悟的基础上,还充分发挥指导工人斗争的组织作用。刊物不断登载国内外劳动界的现状,特别是工人阶级反抗和罢工的消息,曾连续报道了上海、 南昌、苏州、无锡、杭州、广州、九江、唐山等地工人罢工斗争的情况和经验教训,也报道了英国、法国、美国、德国、意大利等国工人罢工的消息,激励广大工人团结起来开展有组织的斗争。


《劳动界》以崭新的面貌出现在工人群众的面前,受到广大工人的欢迎和支持,成为党和工人联系的桥梁。工人们争相传阅,把它看成自己的刊物,称它是“做我们工人的喉舌,救我们工人的明星”。《劳动界》不仅在上海发行,而且散发到其他城市。


上海共产党早期组织的成功尝试,为各地共产党早期组织提供了借鉴,不久各地区也相继创办了工人刊物。广州共产党早期组织于同年10月3日创办了《劳动者》;北京共产党早期组织于11月7日创办了《劳动音》。


广州《劳动者》的发刊词题为《劳动呵!》,文中说:“现在的社会,所以不良的原因,就在于分配不得平均。由工人手中做成的生产品,不能听凭工人自己分配,却要特设一种非生产阶级,不必劳动的,来掌管消费的分配权。这种制度是生活问题的祸根。”


在北京,邓中夏用“心美”笔名发表了《劳动音》发刊词《我们为什么出版这个〈劳动音〉呢?》,说明了《劳动音》的办刊宗旨:“阐明真理,增进一般劳动同胞的知识;研究方法,以指导一般劳动同胞”。


这样,革命知识分子向工人传播马克思主义的过程,就成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过程。在这个具有标志性意义的结合过程中,革命知识分子发挥了桥梁作用。


一个政党确立什么样的宗旨,既与创建者的思想认识有关,更是由政党的性质所决定的。中国共产党人在围绕党的性质展开的建党思想探索中,逐步明确“为了谁”这个根本问题。


1920年11月,陈独秀主持起草的党最早的文献《中国共产党宣言》明确宣称:“要组织一个革命的无产阶级的政党——共产党。共产党将要引导革命的无产阶级去向资本家争斗,并要从资本家手里获得政权一政权是维持资本家的国家的;并要将这政权放在工人和农人的手里,正如一九一七年俄国共产党所做的一样。”


1921年3月,李大钊在《团体的训练与革新的事业》一文中写道: “要急急组织一个团体。这个团体不是政客组织的政党,也不是中产阶级的民主党,乃是平民的劳动家的政党。”


旅欧的早期共产主义者的刊物《少年》第二号曾提出:“共产党是劳动阶级的代表,是劳动阶级的先驱……造成强固的共产党,中国事乃有可为。”


由此可见,早期的马克思主义者已经明确认识到,中国共产党是无产阶级的政党,除了工人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党没有自己特殊的利益。


党的一大纲领和决议,要求党员做好工人、农民、兵士和学生的工作,并强调着重搞好工人运动。二大通过的《关于共产党的组织章程决议案》强调,中国共产党不是“知识者所组织的马克思学会”,也不是 “少数共产主义者离开群众之空想的革命团体”,“应当是无产阶级中最有革命精神的大群众组织起来为无产阶级之利益而奋斗的政党,为无产阶级做革命运动的急先锋”,因此必须“到群众中去”,要组成一个大的“群众党”。由此可见,中国共产党自创建时起,就是中国各族人民利益的忠实代表;为人民谋幸福,是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


1944年9月8日,毛泽东在为战士张思德举行的追悼大会上作了一次著名的演讲,他说:“我们这个队伍完全是为着解放人民的,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 “因为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所以,我们如果有缺点,就不怕别人批评指出。” “只要我们为人民的利益坚持好的, 为人民的利益改正错的,我们这个队伍就一定会兴旺起来”。第一次从理论上提出了 “为人民服务”的思想。


1944年10月,毛泽东在接见新闻工作者时指出:三心二意不行, 半心半意也不行,一定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第一次将“为人民服务”表述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1945年4月,毛泽东在党的七大开幕词中说,我们应该谦虚,谨慎,戒骄,戒躁,全心全意地为中国人民服务。在七大政治报告《论联合政府》中他又强调:“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一刻也不脱离群众;一 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而不是从个人或小集团的利益出发;向人民负责和向党的领导机关负责的一致性,这些就是我们的出发点。”党的七大把“中国共产党人必须具有全心全意为中国人民服务的精神”写人了党章,以党的根本大法的形式对“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加以确认。


2012年3月1日,习近平同志在中央党校春季学期开学典礼上的讲话中指出:“我们共产党人的最高利益和核心价值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诚心诚意为人民谋利益。作为党员和党的干部,都要经常思考和解决好入党为了什么、当干部干些什么、身后留下什么的问题,决不可为个人或少数人谋私利,而应该始终坚守共产党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家园。”


2016年7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强调:“坚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就要坚信党的根基在人民、党的力量在人民,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充分发挥广大人民群众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不断把为人民造福事业推向前进全党同志要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把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衡量一切工作得失的根本标准,使我们党始终拥有不竭的力量源泉。”


97年的实践证明,中国共产党从诞生那天起,从来就没有自己的私利,而是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根本宗旨。正因如此,我们党得到了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充分信任和大力支持,具有了不可战胜的强大生命力和取之不尽的力量源泉。


上一篇:立党为公,严格纪律磨砺党性四永做人民公仆:严以律己树立良好党风

下一篇:忠诚为民,倾情奉献造福大众二与劳工为伍走群众路线

cache
Processed in 0.027501 Seco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