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01
毛泽东转战陕北时,用着一块桔黄色的毛毯,这是延安利民毛纺厂赠送给他的一件珍贵礼物。这块质料较好的毛毯成为毛泽东当时个人生活中的一件最时髦而又最实用的物品。然而,在中央机关撤离延安转战陕北过程中,在安塞县王家湾这个偏僻的小村庄,毛泽东却把这件心爱之物送给了一位普通的警卫战士。
在那艰苦的战争年代里,毛泽东的行李算是中央前委机关人员中数量最多、分量最重的了。两个白铁皮制成的箱子, 走到哪里带到哪里,里面装的全是一叠叠马兰纸和重要文件, 还有一本本参考书籍和军用地图,沉甸甸的。这两个铁皮箱非常重要,毛泽东无论是指挥全国各个战场的作战还是筹划胜利后的重大建设,撰写专著,起草电报,批阅文件,都离不开它。警卫人员不仅要时刻把这些东西带在毛泽东身边,而且在必要时必须用鲜血和生命来保护它们。
除了这两个箱子外,毛泽东的生活用品则少得可怜,夜间休息用的铺盖只有三件:被子、褥子、毛毯。粗布薄被是在延安时缝制的。褥子1935年12月进驻瓦窑堡时,在同志们的再三劝说下才缝制的,毛泽东在瓦窑堡铺着它,在保安铺着它,在延安的凤凰山、杨家岭、枣园、王家坪居住时铺的还是它。转战陕北以来,毛泽东又随身带着它四处奔波。唯独那块用粗毛线织的旧毛毯,是纯毛织品,要算是这“三件”里最实用、也最珍贵的。
说起这块毛毯,还有一段来历。抗战初期,由于日本帝国主义的疯狂侵略和国民党顽固派严密封锁,边区遇到了严重的困难,几乎到了没有饭吃、没有衣穿的危急关头。在这种情况下, 毛泽东高瞻远瞩,向边区军民发出了 “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伟大号召。延安军民响应这一号召,一方面向荒山进军,开荒种地,饲养牲畜;另一方面开办了不少厂矿,纺线织布,制造军衣军被,钻井采掘石油、煤炭。在很短的时间里就达到了工业品的 自给半自给,获得了工农业生产的双丰收,不仅解决了边区军民 的吃、穿、用问题,而且有力地支援了前方,粉碎了敌人的经济封锁。在大生产运动中成立的利民毛纺厂为了庆祝这一具有历史意义的伟大胜利,向毛泽东和党中央汇报自己的劳动成果,便挑选了一批质量较好的毛毯送给了中央机关,毛泽东用的这块毛毯就是其中之一。它虽然色泽和图案都很一般,但却是边区自己制造的,是工人们用陕北的上等羊毛精心织成的,这里面饱含着边区军民对领袖的一片挚诚之情!毛泽东十分珍惜这块毛毯,自从撤离延安以来,白天办公时用它盖着腿驱寒,夜间睡眠铺在褥子下隔潮,小小毛毯成为他不可分离的好伙伴。
然而,几天后,这块毛毯却盖在了警卫战士王勇身上。 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
原来,警卫班的战士们不仅住的条件很差,铺盖的被褥也为了方便行军几经精减,已经很少了。一个班的战士集中在房东薛如宪老汉的马厩里,虽然他们在马厩垫了厚厚一层土, 又铺上了稻草,但睡在上面还经常泛潮。战士王勇没有被子, 只盖着一块厚帆布休息,这块帆布油腻发黑,又硬又脏,像被火烟熏了的铁皮一般。钻在帆布里边,不仅割得肉皮生疼,而且硬邦邦的盖不严。半夜里,风从四处钻进来,寒气入骨,使人筋骨僵硬,血脉也好像凝固了。
毛泽东和其他中央首长来看望大伙的时候,多次劝警卫战士们到自己的窑洞里去住。但大伙都知道,房东薛如宪老汉腾出来的两孔半套窑,中央首长住在里边,又是办公室,又是寝室,还是他们召集中央机关各位首长讨论问题的会议室,住得也是紧巴巴的。因此,战士们谁也不肯搬到窑里住。他们说:虽然我们住的条件差点,但比起长征时住沼泽地、吃草根、嚼皮带好多了。
有一次毛泽东到马厩里看望大家,看到王勇盖着帆布休息的情景后,心头一紧。他马上把自己心爱的毛毯拿来,要送给这位小战士。王勇非常感动,怎么也不肯收下,一个劲儿地推辞。但毛泽东态度十分坚决,非叫他拿去不可,并亲自把毛毯叠好递在王勇的手里。王勇没法推辞,含着热泪接受了这份珍贵的礼物。
在此后艰苦的解放战争中,王勇无论转战到哪里,总是把毛主席赠给他的那条毛毯带在自己身边,一刻也不分离。这条毛毯随着他南征北战,走遍了祖国的大江南北,一直到全国解放。1950年,他奉命从北京奔赴南方新解放区工作时,因担心路途遥远,行军不便,不能很好地保存这条毛毯,便将它交给曾与他一块工作,当时仍留在北京的王静保管。
1978年9月,在湖北省艺术学院担任副院长职务的王勇,又找回了这块保存完好的毛毯,把它送到了延安革命纪念馆。 他告诉大家,他现在之所以献出这块毛毯,志在告慰先烈,启迪后人,使毛泽东亲自建树的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延安精神世代相传。
现在,这块珍贵的毛毯被陈列在延安革命纪念馆的展厅里,从祖国各地络绎不绝地赶来延安参观的人们,观看着这条珍贵毛毯,聆听着关于这条毛毯的故事,对领袖毛泽东的热爱及敬佩之情不禁油然而生。
一块普通的毛毯,一方面,映射出党的领袖清正廉洁的高尚品质,在极其困难的条件下,毛泽东没有任何“特权”要求, 和大家一起艰苦奋斗。另一方面,反映了革命队伍的平等友爱关系,党的最高领导将自己的毛毯赠予一名普通的小战士,体现了党的领袖对革命战士的关心爱护。正如毛泽东在《为人民服务》 一文中所指出的:“我们都是来自五湖四海,为了一个共同的革命目标,走到一起来了”,“我们的干部要关心每一个战士,一切革命队伍的人都要互相关心,互相爱护,互相帮助”。党的领袖眼中,没有“官” “兵”和“贵” “贱”之分,正是因为在革命队伍中官兵一致,上下一心,才使全党全军团结一致,最终取得了革命的胜利。
上一篇:—件棉衣
下一篇:周恩来的《我的修养要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