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旗渠红色文化培训LOGO
井冈山红色培训 > 延安精神 > 刘少奇廉洁轶事

刘少奇廉洁轶事

2021-05-11
11 2021-05

10:03

刘少奇是中国共产党人廉洁从政的典范。长期艰苦的革命斗争生涯,锻造了刘少奇吃苦耐劳的品格。他生活淡泊,除了基本的生活要求外,别无他求“讲党性、求奉献、淡物欲、轻享受”,是刘少奇品行的真实写照。尤其是在革命异常艰难的抗日战争时期,刘少奇始终保持艰苦奋斗品质和人民公仆本色,以身作则,严于律己,从不搞特殊化,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廉政佳话。


夜宿猪圈

1939年11月的一天黄昏,刘少奇在前往华中敌后的途中,来到河南省舞阳县的一个小村子宿营。


这个村庄很小,房屋破旧,许多人家都是几代人挤在一 间破屋里,警卫员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找到一栋漏气的破草房。进去以后发现,这栋草房四处漏风,还拴着一头猪。刘少奇同志和警卫员进去后,吓得这头猪嗷嗷直叫。在征得老乡同意后,大家从场院找来些麦秸当铺草,靠南墙根一溜散开,就成了大地铺,由于当天走了100多里路,大家都很辛苦,许多人很快就进入了梦乡。


这时,刘少奇找老乡谈话还没有回来。负责警卫的同志觉得这阵子行军一天都在百里以上,刘少奇身体又不好,每天同年轻的同志一样风餐露宿,十分辛苦。大家都年轻力壮,苦点累点没关系,可刘少奇是党中央代表、中原局书记,怎么好叫他跟大家一起挤在猪房里睡觉呢!于是,负责警卫的同志又跑出去,准备向老乡再找间稍好的房子。刚一出门,就碰上谈完话回来的刘少奇,他坚决不让他们再去找房。回到破屋, 他发现离猪最近的地方还空着,就高兴地说:“这儿不是很好吗?”边说边拎过自己的背包,动手铺起来,没睡的同志争着要和他换地方,他却坚决地说:“别争了,争也没用。”他和衣躺下,很快就睡着了。


把粮食送到前方去

1940年初夏,刘少奇来到淮北地区。一天,张爱萍在前方指挥所向刘少奇报告情况。由于那里部队粮食很困难,一天只能吃两顿杂粮稀饭。谈话中,他感到有些饿,便悄声问刘少奇的秘书刘彬:“能不能给搞点吃的?”


这话被刘少奇听到了,他马上问:“怎么,这么晚还没有吃饭?”于是,他详细询问起部队的供给情况。张爱萍便将根据地初创,筹集粮食十分困难,这三四天中部队几乎断粮等实际情况向他作了汇报。刘少奇听后不安地说:“怎么我们一点都不知道?我们倒天天吃的是白面、大米呢! ”


原来,部队为了照顾刘少奇的胃病和身体健康,又考虑中原局机关人数不多,就专门给他们弄了些米面。看到刘少奇这种不安和自责的情形,张爱萍很后悔讲出实情。刘少奇对秘书说道:“快查查我们还有多少粮食,把全部粮食,马上送到前方去!前方部队没有饭吃,怎么能够打胜仗呢!我们在后方没有什么关系!”


张爱萍连忙说:“部队虽然米面吃得少些,但玉米面、绿豆、大麦、糁子还是有得吃的。”刘少奇不等他说完,接话道:“我们在后方的人,才该吃杂粮。”张爱萍又解释说,现在大的战斗已基本上结束,可以抽出人去筹粮,粮食问题很快可以解决。您有胃病,不应同我们搞“平均主义”。刘少奇听后连连摇头说:“不行,不行,我们在后方的人是可以饿肚子的,前方部队是不好饿肚子的。”


让药

1942年,党中央调刘少奇回延安,华中局100多名干部随行。这是一次极端严酷和艰险的长途行军。由于连日连夜急行军,一路上生活又比较艰苦,一些随行人员生了肠胃病,泻肚子很厉害。刘少奇知道后,每天派人去看望他们,又叮嘱身边的同志说:这些同志一路上很辛苦,现在病了,应该很好地照顾他们,不要让病再继续发展。在饮食、卫生等方面,要好好安排,使他们早日恢复健康。同时,他还将为他准备的一些食品和药品,分送给病人吃。


那时候,根据地不能制造药品,华中局的同志特地从上海设法搞到了这些药品,以备刘少奇在长途行军中服用。同志们考虑到,在当时的环境下,药是很宝贵的,就向刘少奇提出: 把吃的东西送给病员,药留下来。因为到延安的路途还很遥远, 刘少奇的肠胃又不好,万一在半路上病了,找不到药品,怎么办?从党的利益岀发,保护刘少奇的身体健康很重要。


刘少奇知道他们的想法后,恳切地告诫大家说:“这些药目前就摆在这里,可是,你们却要留给现在没有病,将来可能病的人去用,这怎么行。药,本来是给病人吃的,就是治病救人的嘛!凡是参加革命的人,任何一个人都是革命大家庭的一 员,病了应该吃药,我们应该设法找药给他们吃。”


刘少奇还是把药品和食物送给了病员,在他的关心下, 病员的病情都有了好转,慢慢地恢复了健康。


一双“特制鞋”

皖南事变后,刘少奇临危受命,被任命为新四军政委。当时,敌我力量悬殊,环境恶劣,斗争复杂。刘少奇和军长陈毅担起了重振新四军的重任。他们一方面部署对付国民党顽固派进攻;另一方面对部队进行全面整训。


在如此艰苦卓绝的环境中工作,刘少奇穿的是一双被战士们叫做“狮子口鞋”的破布鞋:鞋帮子和面子上打满了补 丁,鞋尖被磨穿,穿着时连脚指头也露出来,好似狮子张开了口。许多同志看到政委穿着这样一双鞋子,既钦佩,又难过, 再三劝他换一双新鞋。刘少奇总是笑笑说:“这鞋跟我从陕北到这里,可以说劳苦功高,有感情啦!让鞋匠补一补还可穿嘛!"并嘱咐同志们:“以后啊,大家不要把心操在我身上,要时刻想到四万万同胞。就这样,他穿了一天又一天,“狮子口”也越来越大了。


一天,刘少奇和陈毅等新四军首长一起开会研究有关问题,刘少奇坐久了,跷起了二郎腿,他的“狮子口鞋”被陈毅军长看见了。幽默风趣的陈军长禁不住暗笑起来,但他没有说什么。他知道刘少奇的脾气,如果说给他听,叫他换一双新鞋, 他是不会依从的,倒不如来一个出其不意,“逼上梁山”。不出几天,陈毅拎着一双新鞋,来到了刘少奇的住处。_进屋,他就指着刘少奇脚上的“狮子口”,用他那标准的四川口音笑着说:“你这是啥子鞋,成了特制的了,该进博物馆了呀! ”刘少奇低头看了看,不禁也笑了起来,说:“打了多年交道,老交情了!缝缝补补穿了五年,舍不得丢呀!”这时,陈毅把新鞋子往他面前一放说:“来,换双新的。”刘少奇急忙推辞,陈毅佯作严肃地说:“好,我是军长,现在我就以军长的身份命令你, 赶快换上这双新鞋! ”刘少奇见陈毅严肃起来,微笑着说:“你是军长,开口就是命令,做思想政治工作一点耐心都没有,我不服气。”说着,两人哈哈大笑起来,笑得那样爽朗、酣畅。突然,陈毅收住笑,指着刘少奇脚上的“狮子口,,说"少奇,你看,它也张大了嘴巴在笑咧!”两人笑得更厉害了……


卷钞票

1942年初春,刘少奇由新四军军部所在地江苏阜宁单家港启程,前往延安参加中共七大,途中,受中共中央、毛泽东委托,让他解决山东抗日根据地山东分局、一 一五师、山东纵队几个机构领导人之间,急需统一思想认识的问题。于是,他一路走走停停,在山东东海县西朱范村有短暂停留。为进一步确保安全,刘少奇及随行人员在进村之前,就已脱下军装,换上黄粗布衣、灰布鞋,并化名为“胡服”。刘少奇共在西朱范村里待了四个月时间,这期间,他做了不少事情,可谓日理万机。到周边的村子调研,或是召开党政军座谈会;或是登门拜访,和群众促膝长谈等。领导当地开展“减租减息”,借以改善农民的生活,提高农民抗日与生产的积极性。


刘少奇住在熊老爹家隔壁,但是当地老乡一直不知道这位化名“胡服”的干部是刘少奇。只见他每天晌午,拿张报纸到熊老爹菜园里去看。逢着熊老爹没事,就跟他唠家常,还帮着熊老爹轉草。日子久啦,比一家人还亲。熊老爹心里可乐呵呵的,逢人就夸,说他懂穷人们的心思。


一天,胡服到熊老爹菜园里来买菜。熊老爹正在摘黄瓜、 刨小葱,忙得团团转。胡服二话没说,就帮着熊老爹一起摘, 一起刨。待把菜弄好了,才从袋里摸出一卷票子递给熊老爹, 说是菜钱。熊老爹一看,就动了气,两手一推,说:“同志啊!你这就见外啦。自己种的,还能说要钱?你三天两头地帮俺弄地,别说你来拿,俺送也得送给你呀! ”胡服见老爹高低不肯要,就坐下和老爹磨蹭了一会儿,只好拿着菜走了。


到了傍晚,熊老爹想吸袋烟,摸着烟袋里有卷东西,不像烟丝。掏出一看,嗨,还不是那卷票子!熊老爹气又来了, 冲着他老伴说:“这个人,他高低给钱,我高低不收,他又把钱放在我的烟袋里啦!”说着,就要给送回去。大娘说:“别啦!天不早啦!再去摸黑碰门的,惊动人家。明儿待他来看爹这才把票子叠了又叠,放进贴肉的小口袋里。可巧,打从这天起,熊老爹在家等了一天、两天、 三天,但再也不见那干部来看报了。到了第四天,熊老爹等不及了,就出门找去。才出门,就见村上三个一堆儿、五个一圈儿地谈得正欢。老爹上去一打听,都说那位叫胡服的干部就是刘少奇。三天前就走啦!这一下,可把个熊老爹乐坏了。他一口气奔回家,捏着那一卷票子,对老伴说:“你晓得这卷票子是谁的?刘少奇同志的!”当下,熊老爹就叫老伴给他小褂上缝个口袋,缝在左襟靠胸口的地方。他把票子装在小口袋里,袋口又别了根儿别针。打从这天起,熊老爹那件褂子再也不离身了。


干活热了,别人对他说:“老爹,热啦,把褂子脱了吧。” 熊老爹说:“我不热,我褂子上有宝贝。”

累了,别人对他说:“老爹,累啦,歇会儿再干吧。”

熊老爹说:不累,我褂子上有宝贝。”

 这卷票子就一直靠在熊老爹的心上,没离开过。

 

记下这笔账

1942年底,日寇在晋西北一带残酷扫荡,为了对付敌人的扫荡,老百姓背井离乡,逃往别处,把能带走的东西全部带走,实在带不走的东西,就埋在地下。一天,刘少奇急行军, 黄昏时来到了宿营地,却发现村子里空空荡荡,不见一个人 影,更搞不到一点粮食。大家又饿又累,决定分头去找。


一个同志在山后茅厕附近的地面上,发现有些浮土,跺跺脚,声音有点不同。于是找来几位同志,一起动手挖起来,果然挖出几个大南瓜,另外还找到—点小米。


同志们考虑到刘少奇年纪大了,身体又不好,便商量准备把南瓜熬成糊糊,分给大家吃,把小米熬点稀饭给刘少奇吃。这些话被刘少奇听到了,他立即说:“不要单独给我煮稀饭,把南瓜、小米合煮成一大锅粥大家吃。”


他看了看南瓜和小米,对当地负责同志说:“看样子,这 个村子都是贫苦的农民,生活很苦,他们可能还要指靠这些东西过冬的。我们一定要记下这笔账,在这次反扫荡过后,向老乡做个交代,照数偿还他们。”


按照刘少奇的嘱咐,南瓜和小米合在一起,煮了一锅稀糊糊。当同志们把一搪瓷缸子稀糊糊送给他时,他却不肯先吃,说:“先紧战士们吃。他们很辛苦,还要准备继续战斗呢!我们顿把不吃,没大关系。”直到大家都吃起来,他才端起搪瓷缸子。


刘少奇是党的重要领导人之一,他和毛泽东、周恩来、 朱德等老一辈革命家一样,不讲究吃用,不讲究穿戴,做的是髙官的工作,过的却是平民的生活,无疑是一个令人敬慕的清正廉洁的光辉典范。


上一篇:《论共产党员的修养》诞生记

下一篇:一条三易其主的毛毯

cache
Processed in 0.013652 Second.